17歲那年,我高中畢業(yè),隨即加入西點軍校美國軍事學院。這段經(jīng)歷,對我的智力和體力是一個雙重考驗。
其實,西點軍校根本上還是一種大學教育,主要進行的不是軍事領域的訓練。但是,西點軍校的學業(yè)負擔比一般大學大得多,并在原本就很難的課程表上加入了不少軍事上的課程和訓練。這樣高強度的學習任務壓得我透不過氣來,甚至一度產(chǎn)生了放棄的念頭。
當時,我很清楚自己為什么不想繼續(xù)在那兒待下去。我盼望著學校將我開除,這樣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離開那兒。幸運的是,我最終沒有離開。
我到底行不行?也許,我的內(nèi)心有些害怕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,但我不能總是被這個問題困擾。
為了測試我在體力和智力上是否足夠強壯,我加入了游騎兵學院,主動去面對挑戰(zhàn)??赡芎芏嗳藦臎]有這樣的機會去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突破能力,而美國游騎兵學院的考驗往往能達到人類忍耐力的極限。
在游騎兵學院,軍人的生活將我塑造成一個對自己的長處和弱點都很清楚的人。它也讓我知道,將自己的弱點說出來,加上不斷地努力,就能將它們轉(zhuǎn)化為強項。
在那里,我無數(shù)次地處在對自我極限的挑戰(zhàn)中。成功往往出現(xiàn)在殘酷的斗爭之后,巨大的成功總是經(jīng)過激烈的挑戰(zhàn)。這些挑戰(zhàn)使那些意志薄弱的人退出。但這些挑戰(zhàn)卻逐漸培養(yǎng)了我在任何情況下都永不言敗的習慣。同時,少犯錯誤,這也是一種習慣。
這段學習還給了我一個對自己充滿信心的機會。這樣,當我嘗試新鮮事物的過程中即使犯了錯,自尊心也不會受到傷害。
離開游騎兵學院不久,我就開始著手將自己在游騎兵學院的經(jīng)歷寫成書。其實,我很早就有寫作的習慣,但在服兵役的十年間,我徹底停止了寫作。
1998年,我的第一個女兒在出生的過程中夭折了。我非常難過,這件事讓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的人生目標,什么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。也就是從那時起,我下決心寫一本關(guān)于游騎兵學院和領導力的書。
在書中我寫道,游騎兵學院訓練三方面的領導原則:
一、了解自我并尋求提高;
二、尋找責任心并付之行動;
三、樹立榜樣。
這也正是我的生意與生活中的行為準則。這三個基本原則也是“沒有任何借口”這種領導哲學的基石。
寫完《沒有任何借口》這本書以后,我與別人成立了兩家咨詢公司,也經(jīng)歷了不少人生的起伏。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,我關(guān)于領導力的想法不斷地得到鞏固。
在我的生意中,我知道自己的目的或是工作的時間沒有任何的意義,只是最終的結(jié)果才是最重要的。有太多的人工作非常努力卻一無所獲。作為合伙人,員工和投資人都將以我的工作成果來評價我,所以我必須有所表現(xiàn)。
在這個意義上,它和游騎兵學院很像,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,因為我可能會失敗,所以它很令人害怕。同時它又是令人振奮的,因為我和我的團隊最終將贏得勝利。
在每天的工作中,我遇到的領導力方面的挑戰(zhàn)都是看上去比較平淡的事情。比如如何激勵員工抓住機會,并充分運用他們的想象力為公司謀利益。員工的本性是保住手上的飯碗,正確地聽取自己上司的意見。但我希望營造一種公司文化,鼓勵并獎勵員工運用他們的想象力,主動行動,預測風險,去追尋一個目標。
想要突破傳統(tǒng)的員工和老板之間關(guān)系的過程總會遇到挫折,但只有這樣才能建立最為有效的組織結(jié)構(gòu)。
相關(guān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