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底,這場從5月25日開始的、吸引無數(shù)眼球的“雷士逼宮大戲”,在經歷了“創(chuàng)始人辭職、回歸受阻、逼宮董事會、和談破裂”等經典橋段之后,最終卻演繹出了讓外界大跌眼鏡的劇情——和談再度開啟,“吳長江回歸”曙光重現(xiàn)。
閻焱和吳長江重回談判桌,除了外部不可抗力的影響,就只能解釋為,“沒有永遠的朋友,也沒有永遠的敵人,只有永遠的利益”。畢竟,身為創(chuàng)始人的吳長江和閻焱領導下的賽富亞洲,是雷士照明的兩個最大股東,而內耗導致的業(yè)績大幅下滑、股價大跌,是雙方都不愿接受的后果。
不過,吳長江將在何時、以何種身份“回歸雷士”,以及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“重新掌控雷士”,仍是一個巨大的問號。
被驅逐的創(chuàng)始人
如果閻焱所言不虛,那么吳長江今日之處境,的確相當尷尬。
8月14日,雷士照明(2222.HK)董事會通過公告方式,明確拒絕了創(chuàng)始人、第一大股東和前董事長吳長江的回歸要求,并列舉了一系列對吳長江的“或有”指控,具體包括:吳長江違背董事會決議,將雷士照明“部分總部”搬遷至重慶市南岸區(qū),其私人公司由此獲得了2000萬元的政府補貼和一宗土地;吳從某些經銷商處獲得個人貸款,并以“由雷士照明提供好處”的方式作為回報;通過在萬州設立生產基地,一家與其有關的私人公司,獲得了一個發(fā)展房地產的“優(yōu)惠機會”;以及,雷士照明2010年IPO之時,吳長江代理員工和經銷商認購上市股票,等等。
吳長江隨即宣稱,他將申請召開“股東特別大會”,尋求改組董事會的可能。但在賽富、施耐德和高盛已合計掌控33.36%的股權和投票權的情勢下,吳長江想要在股東大會上獲得超過75%的贊成票,真的只能寄望于他所說的“奇跡”了。
對于“拒絕吳長江回歸”的原因,8月17日,賽富亞洲創(chuàng)始合伙人、雷士照明現(xiàn)任董事長閻焱稱,吳長江一向不遵守董事會決議,并且其個人財務陷入困境,“我們還擔心他回來會掏空公司”。“用他自己話說就是‘光腳的不怕穿鞋的’,當他欠了這么多債以后,他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,把公司的錢導出去。”
“據(jù)我們所知,他(吳長江為了尋求借款)已經把所有的股份全部都抵押出去了”, “(因為股價大幅下跌)美國的一家對沖基金找到我們,想要我們買下這些股票,說吳長江欠了他們6800萬美金”。若此事屬實,那么,目前名義上持有雷士照明19.53%股權(約6.17億股)的吳長江,隨時都可能失去對這些股權的擁有權。
閻焱還稱:“今年以來,有員工反映他很少到公司去了。我們知道他當時自己投資了礦山、投資了地、投資了加拿大(一家創(chuàng)業(yè)板上市的照明企業(yè)),投了很多東西。我們還聽到很多傳聞說,他在澳門(賭博)欠了很多很多錢,所以,我們董事會一直非常擔憂。”
但就在“決裂”看似已不可避免之時,雷士內部卻突然傳出消息:8月21日,在一位重要人物安排下,閻焱和吳長江已重回談判桌,并就吳的“回歸”問題展開了一系列新的談判。8月27日,雷士照明通過公告證實了這一消息。不過,在之后一天召開的董事會上,“吳長江回歸”的具體方案,并未若外界預期般如期出爐。
而即便吳長江未來名義上“回歸”雷士,但他能否還像過去一般“掌控雷士”,仍是一個未知數(shù)。
這是一場仍在繼續(xù)的、更加隱秘的博弈。
對于閻焱和他領導下的雷士董事會來說,一個“不遵守董事會決議”、頻頻做出“掏空公司”之舉的“草莽”董事長,顯然是不可接受的。但吳長江手中握有的籌碼,又讓他們不能不有所忌憚。
事實上,吳長江目前持有的19.53%雷士股權,以及手頭可能的確并不充裕的現(xiàn)金,并不是他僅有的籌碼,甚至,不能算是他“與董事會博弈”的真正底牌。
吳長江的“底牌”
從7月12日開始的雷士照明供應商、經銷商、管理層和員工的“集體逼宮”,到之后接連發(fā)生的“罷工”、“停發(fā)訂單”、“原材料斷供”已經充分表明,吳長江雖然已在董事會失勢,但在雷士照明的業(yè)務體系中,他依然擁有強大的號召力。
不過,這些口頭上支持吳長江的供應商、經銷商,并非沒有疑慮。閻焱,顯然很明白這一點。他更愿意將這些供應商、經銷商對吳長江的支持,理解為“被脅迫”和“利益捆綁”。“其實,我并不相信(他們會無條件支持吳長江),因為很現(xiàn)實,經銷商他也要活著,他要賺錢。”
因此,一方面,雷士8月14日強硬表態(tài)稱,“將尋求其它方法分銷產品,或通過使用其他一級經銷商,或直接通過二級經銷商銷售產品”;另一方面,閻焱8月17日也表示,“我們董事會有一個共識,要把一些主要的經銷商逐步收購進來,讓它的利益跟公司綁到一塊,這是大的方向。”
在一位雷士經銷商看來,閻焱是在采取“拖字訣”,用時間來分化經銷商和供應商。“我值得搭上身家性命來打這場仗嗎?”他反問說。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