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

挖貝網> A股> 詳情

立信總裁楊志國:智能化財務管理建設需聚焦四領域 數智化審計能力提升需多維度發(fā)力

2025/7/23 9:54:04      挖貝網 李輝

近日,立信總裁楊志國在出席“第十九屆中國CFO大會”上做題為“以數智審計更好服務智能化財務管理”的主旨演講時表示,智能化財務管理建設需聚焦四領域,數智化審計能力提升需多維度發(fā)力。

“中國CFO大會”是行業(yè)重要大會。由財政部指導、新理財雜志社主辦,來自全國各地財務會計領域的專家學者、企業(yè)CFO等500余人參加今年的大會。

楊志國在演講中對財務管理技術發(fā)展進行回顧和展望,并稱目前財務管理隨技術已經進入智能化階段,這個階段融合AI、大數據等技術,推動流程自動化、決策智能化,實現從“核算型”向“管理型”“戰(zhàn)略型”轉變。


image.png


楊志國稱,智能化財務管理具有三大特征。第一個特征是管理流程向自動化與智能化變革,依托圖像識別、RPA等技術實現發(fā)票處理、報表生成等自動化,大語言模型推動交互升級,AI解析非結構化文本并生成分析報告;第二個特征是管理范圍向戰(zhàn)略決策變革,AI處理海量數據,挖掘規(guī)律、預測趨勢,支撐戰(zhàn)略決策,智能預警實現全流程風險管理,拓展至預算、成本控制等領域;第二個特征是人機關系從協同走向融合,自然語言交互讓機器獨立完成復雜任務,財務人員轉向駕馭AI、提供戰(zhàn)略建議。

楊志國表示,從實踐中觀察,當前的智能化財務管理建設需聚焦四領域:一是業(yè)務財務數據與流程標準化,AI助力數據校驗、流程挖掘與優(yōu)化,且標準需動態(tài)更新;二是業(yè)財融合,打破信息壁壘,AI提升數據處理與決策支持精度;三是建立穿透式監(jiān)管體系,雖面臨信息化、技術復雜性及監(jiān)管與業(yè)務靈活性平衡的挑戰(zhàn),但可通過AI、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解決;四是組織與人員的適應性,需高層領導的承諾推動,培養(yǎng)復合型人才,重構考核機制,引導員工向前瞻性方向轉變。

不過,楊志國認為,盡管AI能力卓越,但無法完全取代人的作用。人類基于因果邏輯的抽象思維與AI依賴數據相關性的推理有本質差異,AI存在算法偏見、模型缺陷、透明度不足及缺乏倫理與戰(zhàn)略思維等局限。如美國社保數據核查中,系統顯示大量 “超高齡” 領取者實為數據默認值問題,仍需人的專業(yè)判斷進行終把關而非技術直接下定論。

楊志國強調,數智化審計能力提升需多維度發(fā)力:審計人員需提升對新興科技領域的理解能力,拓展對前沿科技的理解力和對新興行業(yè)運行機制的洞察力。加強對企業(yè)技術創(chuàng)新路徑、核心技術轉化能力、研發(fā)管理體系及知識產權布局等方面的認知;及時出臺前沿領域的會計審計準則,對于一些新興的業(yè)務模式和財務管理領域,政策制定部門需要提高會計審計準則的適應性;培養(yǎng)審計人員的數智化能力,通過引入大數據分析、人工智能等先進審計手段,實現對海量交易數據的智能處理與風險識別,更快速和準確的幫助審計人員識別風險,高效完成審計工作;加快注冊會計師行業(yè)數智化轉型步伐。會計師事務所必須不斷提升對IT風險的識別與應對能力,提升審計人員對系統和數據安全性、訪問控制機制、變更管理以及關鍵業(yè)務流程自動化的理解與判斷能力。

另外,大會舉行了“2024中國企業(yè)財務管理實踐案例”評選頒獎典禮。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榮獲“2024中國CFO優(yōu)秀合作伙伴”2024中國CFO首選會計師事務所獎項。


image.png